环境监测管理

2020年度全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推进会召开

编辑时间:2020-10-16     

10月14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0年度全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推进会。会议要求各被考核县要迅速推进具体工作,落实责任,抓好整改,确保全省2020年度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级在明年全部退出变差行列,力争优秀。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大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通报了2019年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监测与评级结果。我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共18个,分布在忻州市、临汾市、吕梁市。2019年度,我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综合考核结果“变好”的有4个,“基本稳定”的有10个,“变差”的有4个,分别占到22%、56%和22%。从评价结果看,我省变好比例高于全国,变差比例也高于全国。总体来看,评价结果较2018年度有所提升。


会议通过评价分析考核结果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突发环境事件和局部自然生态变化等4方面指标,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2020年,评价结果为一般变差或轻微变差的县域全部退出变差行列,达到基本稳定以上水平;基本稳定的县域努力向变好方向发展,成绩优秀的县域需保持优势,再创新高,要求各县于10月31日按时保质报送2020年度自查报告。


会议要求要重点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工作领导机构。县委县政府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机制,并保障其有序运行。

二是坚决完成整改工作。各县要坚持问题导向,下大力气抓好整改工作,针对通报中指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列出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完成标准和时限。

三是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一是坚决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二是全力推进黄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三是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四是严防各类生态破坏问题。要坚持点面相结合、远近结合、治标治本结合,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修复严抓”的防控治理体系,有效防范和应对生态破坏风险。同时,要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支出。

五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向结构开刀,向污染宣战,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准入门槛和环评标准,对不符合、甚至背离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高污染、高耗能污染项目,严管严控,倒逼转型升级、有序退出,让生态环境保护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六是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水平。相关部门将资料报送工作落实到人,确保报送资料的准确性、逻辑性、完整性,全力提升自查报告标准,力争在管理分值上不失分。要加强日常工作管理,建立调度制度。县级政府要紧盯考核评价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市生态环境局要按季度调度被考核县的考核指标及工作情况,认真分析研判,做好指导及督促工作;省生态环境厅将每半年对相关工作进行调度,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现场核查。



刘大山在讲话中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强调必须高度重视,强化政治站位,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牢牢守住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这一红线。他指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是国家检验各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以考促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涉及我省的18个县域大部分布在沿黄区域,因此,此项工作更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强化领导机制、调度机制和督察机制,对照指标体系查缺补漏,定期查验工作进展,推进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要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思想统一到林武省长在全省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推进会议上的讲话上来,敢于面对困难,直面问题,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扎扎实实的落实,确保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稳,为全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收官之战做出积极贡献。 


会上,柳林县做了经验交流,大宁县、汾西县分别做了表态发言,18个被考核县政府分管副县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相关市生态环境局分管副局长及科室负责人,省厅监测处、水处、大气处、环评处、省监测中心及相关驻市监测中心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来源: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