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对环评文件作出审批意见公示

山西省人民医院新增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项目

编辑时间:2022-08-05     

项目名称: 山西省人民医院新增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项目
建设地点: 太原市迎泽区双塔寺街29号 建设单位: 山西省人民医院
环评机构: 山西大地晋新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拟批准日期: 2022.8.5
建设项目概况: 山西省人民医院新增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核医学科),项目位于医技综合楼地下一层西区,拟使用回旋加速器生产18F、11C、13N、15O四种非密封放射性核素,并使用以上四种核素和PET-CT机用于医疗诊断,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使用回旋加速器1台,最大能量为10MeV,属于Ⅱ类射线装置,拟安装于医技综合楼地下一层西区回旋加速器机房;PET-CT机1台,属于Ⅲ类射线装置,拟安装于医技综合楼地下一层西区PET-CT机房;68Ge放射源2枚,均属于Ⅴ类放射源,用于仪器设备(PET-CT机)的校准,存储于医技综合楼地下一层西区校准源库。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主要影响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为噪声、扬尘、施工废水、固体废物等。

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为X射线、γ射线、β表面污染,其污染途径为外照射
  
  、工程主要采取的环保措施
    
(1)施工期
     噪声:主要来自于设备安装产生的噪声,集中在昼间进行,避免夜间施工。

扬尘:按照施工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要求进行施工,使用商品混凝土,避免混凝土现场拌制,减少施工扬尘的产生。

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下水道,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倾倒,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二)运行期

(1)辐射防护措施:回旋加速器设置多道门、机灯联锁装置及急停开关,PET-CT机房设置门灯联锁装置。辐射工作场所按规范设置监控、报警、工作指示装置和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划定并标识了辐射工作场所控制区和监督区,加强管理,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辐射工作场所配备药物转运手提箱、注射器防护套、注射防护窗、铅防护衣、铅手套等辐射防护用品,配备固定及便携式辐射监测仪、表面沾污检测仪、个人剂量报警仪、热释光个人剂量计。经理论计算可预测,辐射工作人员、公众成员所受有效剂量分别满足辐射工作人员5mSv/a、公众成员0.1mSv/a的剂量约束值要求。

(2)放射性固体废物废物:报废密封放射源(68Ge)、含有长半衰期感生放射性的加速器废靶模及支架送交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收贮。其他放射性固体废物按核素分类收集在专用污物桶内(铅桶),存放到污物间内暂存,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满30天后经检测达标作为普通医疗废物处理。

(3)放射性废水:放射性废液经化粪池降解后排入衰变池,该项目设2个智能槽式衰变池,衰变池有效容积分别为9.08m3和9.06m3,一个池接受废液,另一个池衰变暂存,两个衰变池交替使用。放射性废液中含18F、11C、13N、15O核素,半衰期均小于24小时,暂存时间超过30天后排入医院污水管网。衰变池池顶、池壁、池底用混凝土屏蔽,并做好防渗防腐工作,所有废液收集裸露管道用3mm铅皮包裹。

(4)放射性废气: 该项目设置4套通风换气设施,排口前均独立安装过滤装置;所有排气管道经楼北侧外墙通往楼顶东北角,涉及放射性核素的裸露排风管道包裹4mm铅皮。该项目设3个排风口,废气经过滤后排放,排风口均高于医技综合楼屋顶3m。